<th id="qml0r"></th>

        1. <th id="qml0r"></th>
                <center id="qml0r"><ol id="qml0r"></ol></center>

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政策觀察

                資訊周報(5.29-6.4)

    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6-05 09:05

                來源:

                點擊量:

                01
                政策要聞





                習近平: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

                習近平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,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,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。會議強調,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的復雜程度、艱巨程度明顯加大。國家安全戰線要樹立戰略自信、堅定必勝信心,充分看到自身優勢和有利條件。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,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。要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,突出實戰實用鮮明導向,更加注重協同高效、法治思維、科技賦能、基層基礎,推動各方面建設有機銜接、聯動集成。


                工信部推動六方面轉型加快工業綠色發展

                6月1日,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廣州舉行的2023工業綠色發展大會上表示,下一步,工信部將加快推進產業結構高端化、能源消費低碳化、資源利用循環化、生產過程清潔化、產品供給綠色化、制造流程數字化,從這六方面的轉型來加快工業綠色發展。他特別提出,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,大力提升鋼鐵、有色金屬、建材等重點行業以及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能效水平,高質量發展光伏、風電等新能源產業,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、綠色智能船舶,增強綠色低碳產品供給。


                國務院國資委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舉行工作會商

                5月31日,國務院國資委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舉行工作會商。國資委主任張玉卓表示,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大務實合作力度,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支持中央企業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托單位;共同設立研發基金,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,推進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;以更大力度支持推動中央企業解決產業鏈創新鏈核心問題,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、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發揮科技創新、產業控制、安全支撐作用。


                財政系統組織申報2023年第二批專項債項目:13領域可用專項債作資本金

                據21財經,從多位地方財政人士了解到,近期財政系統正組織申報2023年第二批專項債項目。此舉旨在發揮專項債券帶動擴大有效投資、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。此次申報要求明確,各地區可繼續將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,政策范圍為鐵路、收費公路、干線和東部地區支線機場、內河航電樞紐和港口、城市停車場、天然氣管網和儲氣設施、城鄉電網、水利、城鎮污水垃圾處理、供排水、新能源項目、煤炭儲備設施、國家級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13個領域。2023年第二批新增地方債額度已于5月中旬下達省級財政部門。理論上本批次可下達的最高額度約1.9萬億,其中專項債1.6萬億。


                湖北:深化省屬國企改革增強核心競爭力

                5月29日上午,省委副書記、省長王忠林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。會議強調,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,持續深化省屬國企改革,全面提升公司治理現代化水平、激發內生動能。要著力優化結構,圍繞構建“51020”現代產業集群,調整優化國有資本投資布局,引導省屬國企聚焦先進制造業、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,心無旁騖發展主業。要強化市場化運營,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、股權并購、專業化整合,不斷增強省屬國企核心競爭力。要凝聚改革合力,強化統籌協調和要素保障,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。


                打造數字化治理典范城市,武漢發布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方案

                6月2日,武漢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,公布了《武漢市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方案(2023-2025年)》及《武漢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三年行動計劃(2023-2025年)》制定的相關情況。在2023年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重點任務清單中提到了47條具體措施;開放數據資源1400余項2.9億條,城市大腦日均共享數據1.2億條;舉辦武漢都市圈開放數據創新應用大賽,分兩批發布65個應用場景;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化總體設計,支持組建武漢數據集團,開展數據交易試點等工作。


               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:前瞻布局人工智能、Web3.0、先進計算、6G等未來產業

                近日,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在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表示,工信部將加快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,深入實施5G應用揚帆行動,進一步豐富拓展5G應用場景,深化工業互聯網融合,完善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、標準體系、應用體系,打造一批5G工廠,大力推進制造業智能化、綠色化、融合化。同時,加快新興產業培育,搶占未來新優勢,持續增強移動通信、光通信等領域全產業鏈優勢,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,前瞻布局下一代互聯網等前沿領域,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,營造良好發展環境,引導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,加快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云計算、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發展。


                上海:支持在保障性租賃住房、產業園區、消費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快發行REITs產品

                上海市5月30日推出的《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》中明確,上海要加大力度完善民間投資融資服務。充分發揮上海證券交易所等平臺優勢,積極開展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,支持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在保障性租賃住房、產業園區、消費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快發行REITs產品,鼓勵民間資本參與REITs產品戰略配售。


                深圳: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建設城市級智能算力平臺

                5月31日,深圳市發布《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(2023—2024年)》?!斗桨浮分赋?,要整合深圳市算力資源,建設城市級算力統籌調度平臺,實現“算力一網化、統籌一體化、調度一站式”,全市可統籌的公共智能算力及相關網絡帶寬保持國內領先水平。鵬城云腦Ⅲ項目2023年年底前啟動建設。同時加快實施“智能算力網絡關鍵技術體系研究及驗證”項目。積極有序集聚政府、企業、科研機構、高校等的智能算力資源,與周邊城市加強智能算力合作,謀劃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算力統籌調度平臺。


                上海:加大光伏推廣應用力度,有效提升“綠電”使用占比

                5月29日,上海市市長龔正主持召開市政府黨組會議、常務會議,研究推廣光伏應用,加快推動交通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工作。會議原則同意《上海交通領域光伏推廣應用實施方案》并指出,要以光伏推廣應用為契機,進一步推動交通行業綠色低碳轉型,為實現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目標貢獻力量。會議要求,要以推廣應用促進綠色低碳轉型,按照“能建盡建、宜改盡改”原則,在確保行業安全前提下,加大光伏推廣應用力度,有效提升“綠電”使用占比,帶動全行業、全市的綠色低碳轉型。要以推廣應用促進規范體系建設,積極研究制定產品標準和建設規范,加快形成統一的標準規范體系,及時總結提煉經驗做法。要以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發展升級,用好政策工具箱,打好支持組合拳,積極引導市場機構、社會力量參與交通光伏項目的建設和運營,集聚、培育更多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頭部企業、領軍企業,全力打造能源領域新的增長極。





                02
                行業動態



                5月樓市供求延續降勢,地市提質縮量熱度維持

                5月樓市整體供求延續4月下降走勢。重點30城供應一降再降,僅為2019-2021年同期一半,成交環比下挫8%,絕對量基本恢復到本輪行情啟動時2月水平,受去年基數較低影響,前5月累計成交上漲28%。一線北京、上海、深圳高位轉降,二線跌多漲少,但降幅收窄,主要因成都、武漢、佛山、寧波等核心城市成交環比持增。地市層面,5月全國土地市場成交規模仍在歷史低位,由于成交主力成都、南京、杭州、廈門等城市供地質量較佳,房企參拍熱情高漲,整體溢價率水平也得以維持在6.5%的相對高位。


                天風證券:從政治局會議看城市更新

                近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,強調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“平急兩用”公共基礎設施建設,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。天風認為,繼續以城中村改造、舊改等城市更新的方式推動供給側改革,核心仍是加速推動房地產行業向新發展模式過渡;提升居民居住水平,改善城市發展環境;帶動基礎建設、產業投資,促進城市經濟增長。

                城中村改造與棚改、舊改均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,但“城中村改造”的更新對象是在城市化進程中,逐漸被納入城市管理體制或被城市包圍形成的村莊,有兩種實施模式:政府主導城中村改造的發起、組織、管理和推動,直接或借助開發商、民間資本等間接投資改造;開發商主導,獨立承擔拆遷安置、回遷房建設和商品房建設等工作,政府實施引導和監督。


                聯合資信:建筑施工行業或將維持中低速增長態勢,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

                近日,聯合資信發布研報顯示,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,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總體維持中低速增長,新簽合同額保持增長且增速有所回升,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。房地產開發投資和房企拿地繼續走弱,對未來新開工面積形成較大抑制;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,作為經濟“穩增長”的重要抓手,基建投資未來或將保持較高水平。2023年一季度,建筑施工企業營業總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小幅增長,利潤率水平同比略有下降;受益于寬松的貨幣政策,建筑業整體短期流動性有所企穩,但民營企業短期償債指標下降明顯。2023年一季度,建筑施工企業新發債數量同比及環比均有所下降,發行金額同比有所增長、環比有所下降,高信用等級主體融資優勢明顯;從發行主體級別看,發行主體向高級別集中趨勢延續,中央企業債券發行規模明顯領先其他所有制企業,民營企業隨債券到期兌付陸續退出公開債券市場。整體看,聯合資信認為建筑施工行業總體維持中低速增長,下游需求中基建投資將成為行業增長主要驅動力,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。


                百川盈孚:本周磷礦石市場交投清淡

                截至本周五,30%品位磷礦石市場均價為1029元/噸,較上周相比持平。本周正值5月末,國內各主產區礦石價格未見明顯變動。據悉,部分主產區仍有價格下調預期,整體幅度約為50-100元/噸,暫未落地,無新成交。目前,部分礦企主要維系老客戶長期訂單為主,多數礦企磷礦庫存充足。下游方面,磷肥出口較前期相比小幅提升,但整體來看下游庫存仍較足,未見對磷礦市場形成利好提振。下游需求尚未回暖,短期磷礦仍有下行預期,整體來看市場看跌情緒較濃,市場情況還需隨時跟迚。


                中銀證券:當前住房租賃市場缺口約3395萬套;預計未來更多市場化主體將入局保租房REITs

                近日,中銀證券發布研報稱,當前住房租賃市場缺口約3395萬套;預計未來更多市場化主體將入局保租房REITs。長期來看,我國住房租賃需求仍有增長空間。我們預計全國租房人數為2.65億人,占總人口的18.77%;租房需求合計9911萬套、69.38億平,其中95.6%來自于流動人口的租房需求,4.4%來自于本地人戶分離的居民租房需求。按照2022年各省份省會城市的平均租金估算,全國租賃需求為2.92萬億元,供需缺口約6210億元。最大化租賃市場規模最高的省份、直轄市聚焦在四大核心城市群,分別為廣東(5703億元)、浙江(3138億元)、江蘇(2167億元)、上海(1966億元)、北京(1751億元)、四川(1515億元);短期來看,國家政策支持力度逐漸加大,流動人口租賃需求持續支撐,住房租賃需求也將逐步釋放。據克而瑞調研,2022年愿意接受租房的占比達33.18%,較2021年提升超10個百分點。從供給端來看,規模維持高位,重視存量轉化這一渠道。從歷史供給量來看,截至2022年底,中銀證券估算全國歷史以來建設公租房、廉租房約2390萬套,保障性租賃住房360萬套,合計2750萬套;到2025年末預計可達3290萬套。同時從籌集渠道來看,由于土拍市場持續低迷,為提振房企拿地積極性,預計近2-3年內新增租賃用地規模仍將下降,籌集方式短期內將更重視存量轉化這一渠道。目前,多數頭部房企均布局有長租業務,泊寓、冠寓等龍頭企業規模優勢突出,未來或有更多房企入局保租房REITs領域。此外,新發保租房REITs有望擴展至二線城市。


                長城證券:AI+產業變革持續發生,新應用不斷落地,關注算力基礎設施全產業鏈金融機會

                AI+產業變革持續發生,數字基礎設施不斷提出新要求,需要穩定、高效、安全的數字基礎設施來支持其完成生成、存儲、傳輸的整個交互過程。AI賦能場景逐步豐富,應用端不斷拓展,助力百行百業實現產業升級,有望帶來數據流量和算力的大幅提升,一方面,AI大模型與其他軟件系統結合,升級傳統交互體驗,另一方面,AI大模型賦能垂直行業實現降本增效。此外,AI有望結合機器視覺、人機交互等多種技術,在具身機器人、MR等多場景落地,實現全新交互與數字生態。

                AI算力需求景氣向上,持續關注算力基礎設施全產業鏈投資機會?;A設施方面,通信硬件設施最先受益,包括運營商為主的基礎設施底座、承載算力的IDC及上游配套設施、服務器、“東數西算”帶來的骨干網建設需求等各環節;技術演進方面,基礎設施的適度超前布局將進一步驅動對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及算法的需求下游應用方面,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、車/物聯網及AR/VR等應用場景的豐富和逐漸成熟落地,將進一步拉動數字基礎設施需求的提升,并加快相關布局和建設。


                俄羅斯:中國市場給予俄羅斯木材企業極大支持

                根據俄羅斯機構RosleInforg稱,今年一季度,俄羅斯的木材出口同比下降了20.9%,整體的出口量僅為450萬立方米,同比減少21.05%。據悉,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占俄羅斯全部木材出口總量的74%以上,較22年上漲18%,其中,中國在俄羅斯木材出口所占的份額超出總進口數量的一半,達到63.6%。在2022年,這一數據為48.6%;出貨量增加了3.5%至28.78億立方米。而在今年前四個月,俄羅斯木材工業產量為920萬立方米,同比下降11.2%。其中,4月俄羅斯膠合板的平均價格與3月份相比上漲了1.2%,但仍比一年前低20%。盡管如此,但對于俄羅斯木材商來說,這仍然是一個好消息,與去年年底相比,目前俄羅斯膠合板以及木材價格正所有恢復。如今,盡管俄羅斯計劃向東部市場擴張,然而,開發印度和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新市場這一目標,由于這些區域的物流成本高,價格相對較低而降低了合作的前景。目前來看,中國市場仍然是俄羅斯的主要且是最重要的目標市場。


                03
                企業動態



                中指研究院:百強房企1-5月銷售額同比增8.4%增速放緩

                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3年1-5月,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29661.0億元,同比增長8.4%,增幅相比上月下降4.4個百分點。其中TOP100房企銷售額5月同比增長2.8%,經季節調整后5月環比下降18.8%。整體來看,2023年以來中國房地產行業雖然有一定的修復預期,但受到供需兩端制約,市場熱度延續平淡。五一期間房企推盤積極性普遍不高,加之目前市場信心及購買力仍處在歷史相對低位,樓市增長動能持續放緩。


                國海證券:中國大宗供應鏈頭部企業處于快速增長期

                近日,國海證券發布研報稱,國內大宗供應鏈公司的發展道路是以中國需求(內貿或者“一帶一路”貿易)為絕對基本盤的輕資產供應鏈公司;作為全球制造工廠,我國為大宗商品供應鏈公司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,目前市場空間體量大致在40-50萬億,且有望在經濟增長和一帶一路的拉動下不斷擴容。當前,需求端在持續發生變化,且銳意進取的龍頭公司更容易適應當下的變化,頭部市占率一路走高,CR4逐年提升至4.18%(2022年)。一方面,國內高質量發展目標下,多數初級原材料加工業開始淘汰落后產能,頭部集中。頭部企業需求更加多元,這對大宗供應鏈服務提出更高要求,而頭部大宗供應鏈公司更易匹配這種高要求。另一方面,綠色低碳的全球目標下,新的貿易品類不斷涌現,龍頭供應鏈企業具備更充足的經驗和渠道去應對變化。此外,行業目前競爭有限,處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階段,頭部公司正通過股權激勵不斷提高人效。


                中指院:社區增值高潛能、商管服務高毛利、城市服務高增長

                近日,中指研究院發布《2023中國物業管理上市公司研究報告》,報告顯示,物業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已經顯示出該有的擔當。社區增值服務方面,2022年37家上市物企非業主增值服務營收總額220.4億元,同比下降18.2%,占營收的比重為12.1%,同比下降5.5個百分點;頭部、大型、中型和小型物企基礎物管服務收入均值分別為19.5億元、7.0億元、3.2億元和12億元,占各梯隊營收的比重分別為10,.8%、10.8%、16.1%和19.9%,同比分別下降3.2、9.2、6.8和10.0個百分點。商管服務方面,就單獨披露商管服務營收和毛利率的8家上市物企而言,2022年商管服務營收92.2億元,同比增長12.7%,其中碧桂園服務、華潤萬象生活、越秀服務增速最快,分別為96.5%、18.2%和10.5%。商管服務毛利率整體維持在較高水平。2022年,整體商管物業的毛利率為47.5%,其中建業新生活、融創服務和華潤萬象生活毛利率最高,分別為77.3%、68.9%和50.7%。城市服務方面,2022年約有13家上市物企單獨披露城市服務收入,營收總額首次突破百億大關,達到116.9億元,其中碧桂園服務、保利物業和世茂服務位列前三;增速方面,2022年13家上市物企城市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3.5%,整體保持高速增長,其中銀城生活服務、招商積余、金科服務增速位列前三。


                長城證券:AI算力需求劇增,上海臨港將打造百億規模算力產業

                大模型和大算力的融合創新,正在掀起生產范式的重大轉變,推動科學研究和產業應用邁向智能計算驅動的通用人工智能(AGI)時代。而在技術快速迭代的發展初期階段,如何構建新一代的基礎設施,降低應用門檻、縮短研發周期、提高創新效率,成為政府和產業上下游需要共同解決的新挑戰。

                《臨港新片區加快構建算力產業生態行動方案》提出,為加快構建算力產業生態、實現2025年目標,接下來臨港新片區將提升算力供給能力,提升算網運行能力,提升算力創新實力;優化算力資源配置,構建規范高效交易體系,推動算力資源開放共享;夯實算力支撐底座,發展算力基礎軟件、加快算法開發應用,鼓勵數據有序流動,構建產業標準體系;加速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。目標到2025年,臨港新片區將形成以智算算力為主、基礎算力和超算算力協同的多元算力供給體系,總算力超過5EFLOPS(FP32),AI算力占比達到80%,算力產業總體規模突破100億元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th id="qml0r"></th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<th id="qml0r"></th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center id="qml0r"><ol id="qml0r"></ol></center>